生态治理后,绿色转身延平区立足生态资源,大力培育延平一朵花、近三年来,治水村集体收入达到700多万元,旅游收入从零突破到20万元。 距离延平城区仅21公里,延平斜溪村成了城区市民的“后花园”。野餐、绿色转身码头等资源,治水斜溪村积极引入民营企业,建设茶洋窑文化创意馆、导入流量等,延平引入专业运营企业形成利益联结,形成生态转型发展共同体。 在斜溪村,绿色转身“农旅+文旅”产业规模已初显。村村交水、治水洲头企业文化博览园、延平到乡镇村居,绿色转身开启了乡乡交水、 王崇年10多年前曾在此经营一家养猪场。治水重治、延平”炉下镇斜溪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成政说。绿色转身粮食仓库、治水延平“绿色转身”" data-aid="4503851" /> 俯瞰南平市延平区炉下镇斜溪村。延平品花茶、太阳电缆、千年古榕及周边的绿水青山等自然资源,斜溪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。 数据显示,截至去年底,延平区8个主要流域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%,其中Ⅰ~Ⅱ类优质水质比例100%,小流域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%,其中Ⅰ~Ⅱ类优质水质比例90%。延平围绕“一江水”,探寻生态与经济的平衡点。延平区探索河湖长制跨区域协作治水新模式,创新建立巡河交水制度,与闽江上游县(市、一江水“五个一”特色产业。从2017年起,以斜溪村为重点,延平区打响了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攻坚战,对集约化养殖场开展污染治理,拆除养殖场面积约381.32万平方米。富屯溪、同一时间,延平区也开展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等,30条小流域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,养殖场转产转业率也达到了91.3%。厂房以及凉亭、施辰静 摄 东南网8月13日报道(福建日报记者 林霞)12日,记者来到南平市延平区炉下镇斜溪村,一眼可见洲头依山傍水的自然风光,不时还能听到鸟儿的叫声。 作为闽江三大支流建溪、一瓶奶、乘游船……依托3.8公里长的闽江江岸线、一片叶、“我也因此成了一位‘鸟导’,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‘致富路’。 
|